究竟有多久,沒有好好坐下來,抒發自己內心的聲音?一肩扛起責任,一路來回奔波,不得喘息,又或者,面對難以忽視的問題、難以明言的情緒,迷惘無措。如果不知道該向誰說,也不知道怎麼開口的話,不妨試著交給專業人員吧。
為了協助青壯世代勇敢尋求協助,衛生福利部在 2024/08/01 推出「15–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」,提供每人最多 3 次免費心理諮商補助。本篇文章內容將介紹申請補助資格、申請流程、合作機構查詢等等,陪伴有需要的朋友踏出關鍵一步。
諮商補助資格 & 配合事項
- 年齡條件:年滿 15 至 45 歲民眾(年齡計算以第一次接受服務時為準)
- 方案期程:2024/08/01~2025/12/31
- 補助額度:每次諮商費最高以 1,600 元為上限,每人於方案期程內補助 3 次個別諮商。
- 頻率限制:每次諮商至少 40 分鐘;3 次諮商期程不超過三個月,兩次諮商間需間隔七天以上,且不超過一個月。
- 注意事項:如果連續 2 次無故未依約接受諮商,合作機構有權拒絕提供服務。
如何申請諮商補助?
申請諮商補助把握「查詢、預約、準備、諮商」要點,流程可以分為以下 4 步驟:
1. 查詢合作機構
到衛生福利部官網查詢,掌握可使用補助的心理諮商服務機構 >>> 點此查詢
合作機構名單將會持續更新,如果有其他疑問可以聯繫各縣市衛生局服務窗口。
2. 預約諮商時間
直接聯絡合作單位預約,並確認仍有補助名額。
3. 準備相關文件
攜帶個人身份證明文件與掛號費,並簽署同意書。
4. 進行諮商
諮商完成後,機構與衛福部核帳補助費用。提醒民眾若連續兩次未依約到診,機構可暫停預約資格。
哪些機構可以申請諮商補助?
合作機構包括全台公立、醫學院附設/大學附設機構、專業協會及心理衛生中心等。截至執行期間,已有近 500 家機構加入,單一機構週上限增加至 12 人次服務量。提供補助諮商服務的單位,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:
- 經過地方主管機關核准設立、並已取得開業執照的精神科醫院或診所。
- 已向地方主管機關登記設立、並已取得開業執照的心理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。
精神科醫師、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差在哪?
國內可以提供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的職業包含三種:精神科醫師、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。這三者有什麼區別?該怎麼依照自己的狀況選擇?以下附上比較表,帶大家了解~
心理治療職業比較 | ||
專業人員 | 專業背景 | 服務內容 |
精神科醫師 |
|
|
臨床心理師 |
|
|
諮商心理師 |
|
|
常見問題
Q:可以選擇居住地以外的合作機構進行心理諮商嗎?
可以。沒有限制要在戶籍或居住地進行諮商。
Q:可以使用通訊方式進行心理諮商嗎?
可以。請查詢名單中有執行通訊心理諮商的機構並進行預約。
Q:可以中途更換心理諮商之合作機構嗎?
可以。補助次數共 3 次為限,到診時請主動告知已經接受過的補助次數。
Q:已經預約心理諮商了,但臨時有事不能去,怎麼辦?
如果因故需要請假,請於事前通知預約的合作機構,並再另外預約其他時間。如果連續 2 次無故未到,合作機構得拒絕提供服務。
Q:如果已經接受過 1 次或 2 次服務,但要預約第 2 次或第 3 次服務時已超過 45 歲,還能申請補助嗎?
可以。只要第 1 次諮商服務符合方案服務年齡,接下來的兩次仍然可以申請補助。但需注意服務辦理時程為 113/8/1 至 114/12/3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