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ER
# 文章識別_保險感主題_保險知識_意外險

壽險是什麼?和意外險差在哪、自殺有賠嗎?一文看懂保障重點

Avatar photo

文章作者股感知識庫

資料來源股感知識庫

最近更新時間:2025-08-01 18:06:34

1970 年展望理論(prospect theory)橫空出世,Daniel Kahneman 奠定了行為經濟學的重要基礎。根據該理論,我們都知道,人是典型的風險趨避者,對於「風險」(或危險)中所謂的「不確定性」感到厭惡。而保險的意義,是將「不確定性大損失轉化為確定性小損失;少數人重負擔轉化為多數人輕負擔」,透過共籌資金、共同分擔,分散不確定性。

壽險,正是一種保障死亡或長壽風險的保險工具,不僅與意外險的邏輯與給付差異甚大,連自殺是否賠付、給付條件為何,也有明確的規範。本篇將系統解析壽險的定義、功能與適用族群,並帶你一次搞懂壽險與意外險的差異、自殺是否理賠的關鍵判準。

壽險是什麼?在人身保險中扮演什麼角色?

📌 保險法第 13 條

「1. 保險分為財產保險及人身保險。
2. 財產保險,包括火災保險、海上保險、陸空保險、責任保險、保證保險及經主管機關核准之其他保 險。
3. 人身保險,包括人壽保險、健康保險、傷害保險及年金保險。」

保險,又分為「人身保險」與「財產保險」兩個部分。如其字面所述,人身保險主要保障的對象是「人」;財產保險主要保障的對象則是「財產」。

人身保險終將壽險分為了下列四種:

  • 人壽保險:承保活太短的風險
    人壽保險人於被保險人在契約規定年限內死亡,或屆契約規定年限而仍生存時,依照契約負給付保險金額之責。
  • 傷害保險:承保意外事故所致之風險
    傷害保險人於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及其所致失能或死亡時,負給付保險金額之責。
  • 健康保險:承保因疾病引起之醫療風險
    健康保險人於被保險人疾病、分娩及其所致失能或死亡時,負給付保險金額之責。
  • 年金保險:承保活太久的風險
    年金保險人於被保險人生存期間或特定期間內,依照契約負一次或分期給付一定金額之責。
壽險 架構

▲保險的基本架構分為人身保險,以及財產保險,其中人壽保險又分為保障型與 保障+儲蓄型,第二種通常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儲蓄險。(製圖:股感知識庫,非獲授權請勿轉載複製或重製。)

 

壽險有哪些種類?定期、終身、儲蓄型一圖看懂

什麽是「 壽險( 人壽保險 )」?學術上是說,壽險是轉嫁被保險人「生存」或「死亡」的險種。那以白話來解釋,就是保障你 活太久,或是 死太早( 意外死亡 或 只是時辰剛好到了)的風險。

而根據 風險管理與保險教育推廣入口網 ,有關人壽保險種類的介紹,人壽保險又可分為:死亡險、生存險、生死合險 3 種,其中 死亡險 又可以再分為「 定期壽險 」及「 終身壽險 」。

人壽保險架構

▲ 分散生、死風險的保險——人壽保險,大致上可以區分為「 死亡險 」、「 生存險 」及「 生死合險 」(資料來源:風險管理與保險教育推廣入口網)

如上圖所示,人壽保險分 3 種。在這 3 類之間,死亡的風險應該很好懂,就是假設你不幸死亡,保險公司核可後支付你一筆錢,讓你身邊的人可以用這筆錢度過難關,或是幫你舉辦葬禮而不過度擔心花費,簡單來說就是分散你不幸死亡可能會帶來的風險。簡單來說,就是保障「死太早(或意外死亡,或只是剛好時辰到了)」的風險。

那生存的風險又是什麼?你可能會疑惑,活太久難道不好嗎?聽起來好奇怪!其實啊,生存的風險 就是假設你活太久(現代人的存活率與年齡每年都會增高),會面對到的種種風險:最常聽到的就是 錢不夠用 等等。所以在生存險的部分,通常是用「儲蓄保險」,也就是你常聽到的 儲蓄險 來包裝販售,所以說 儲蓄險 也算是 人壽保險 的一種,而儲蓄險又可以分為:增額型、還本型、年金型 3 種。

活太久的風險:

根據 內政部109年第32週內政統計通報 ,108 年時國人的平均壽命是 80.9 歲,其中 男性平均壽命是 77.7 歲、女性 84.2 歲,因此,若男性活超過 77.7 歲、女性活超過 84.2 歲,就算是活比平均久了。活得久,你可能健康狀況會每況愈下,需要龐大的醫療準備金以應付健康狀況;另外,活得久,還必須考慮到通膨問題,物價上漲,你手中的退休金會變得不夠用,造成財務上的困難,甚至間接影響生活其他層面,這就是活太久的風險。

最後一種壽險種類叫做「生死合險」,生死合險,又被稱作「 養老保險 」,通常是以 被保險人 的 死亡 、全殘(現在叫 完全失能 )或 生存 ,為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的前提。有點像是死亡險+生存險 的合體,這類保險 具有 保障 與 儲蓄養老 二種特性。

💡 延伸閱讀 >>> 保險名詞懶人包:要保人、被保險人、受益人,受益人可以填非親屬嗎?

保險人、被保險人、要保人、受益人 是什麼?

名詞

定義

保險人

保險公司/組織

要保人

買保險、交保費的人

被保險人

實際受到保險保障的人、享有賠償請求權之人要保人亦得為被保險人

受益人

保單發生理賠時,拿到保險金的人

 

壽險保障什麼?7 項給付項目快速整理

接著看看壽險會有哪些給付項目呢?參考國泰人壽 13 張壽險產品資料,可以發現,根據不同的類別組合與保單設計,大致上可以看到壽險的給付可能會有下面這些,有些具備多項給付,有些則只有單項給付,這僅僅是針對不同需求做的設計,沒有好壞之分。下面 7 個給付項目,參考國泰人壽壽險產品資料整你給你看看,但各家壽險公司保險內容、理賠判定仍有所不同,僅供基本參考用。

  1. 身故/完全失能:專業機構宣告死亡/符合保險公司完全失能認定者(國泰:達失能程度1~7)
  2. 滿期金:在保險契約期間的年度末仍存活,給付年繳應繳保險費總額 x 10%(國泰)
  3. 祝壽金:本契約有效期間且保險年齡到達 105 歲之保險單週年日仍生存時,本公司按保險單上所記載之保險金額給付祝壽保險金。
  4. 失能金:符合保險公司完全失能認定者(國泰:達失能程度1~7)
  5. 意外身故:意外事故身故保險金
  6. 交通事故:水陸大眾運輸交通意外事故身故保險金、航空大眾運輸交通 意外事故身故保險金
  7. 生活照護:符合保險公司完全失能認定者(國泰:達失能程度1~7)

▲ 怎樣的情形算是完全失能?可參考上表。(資料來源:國泰人壽保單條款

壽險會理賠自殺嗎?保單條款這樣寫

統計 98 年至 108 年間,國內自殺人數每年大約都在 3 千多人左右(財團法人自殺防治協會),令人好奇,自殺者保險會給付上面提到的生故或失能保險金 給 受益人 嗎?

答案是不會,參考 國泰人壽 定期 100 壽險 的 保單條款 第 17 條的 除外責任 ,自殺的人,壽險是不會給付身故保險金的,當然自殺失敗造成完全失能也相同。請參考下圖條款內容:

簡單來說,除了投保目標的當事人(被保險人)自殺外,保險公司或組織(要保人)故意害被保險人死亡,保險公司都可以依照條款不給付任何錢。另外,看到上圖第三點,如果被保險人是因為 犯罪被處死,或是 犯罪 、拒捕、越獄造成完全失能 1~7 級的情形,保險公司也不會給付。

值得額外注意的是,第二個情形中,若被保險人是在契約訂定或復效起 2 年後 故意自殺,那保險公司仍然會給付喪葬費用或保險金。

壽險和意外險差在哪?3 點幫你快速辨別

最後,有許多人分不清壽險 、 意外險差在哪邊?你看無論保壽險、意外險( 意外傷害保險 ),只要不是故意死亡,基本上都可以拿到保險金,除此之外,針對有些意外狀況死亡、意外造成完全失能,壽險也可以理賠,那我們還有需要考慮意外險嗎?

壽險和意外險,有 3 點比較明顯 的 差異 :

  1. 保險期間
  2. 保障範圍
  3. 除外責任

保障期間部分,壽險的期間通常會比較長,如果你買定期壽險,可以買到 5 年、10年或20年等等的產品,但意外險就沒有這麼長的保障期間了。市面上定期的意外險,通常最低可以買到幾天幾天的,長則是 1 年左右(視產品而定)。

再來是保障的範圍,一樣死亡都有身故保險金,但壽險無論意外還是因病死亡,只要不是故意致死,基本上都可以申請身故/完全失能保險等理賠;但意外險就比較限定一定要是「意外死亡」或「意外事故」,才能請領保險金,看起來在死亡的部分比較吃虧一點,但考量到許多人可能是因為意外殘疾或失能,卻又未達到完全失能情形,且人類的生命力也是滿堅強的,意外險還是有他的意義在的。

最後是除外責任,我們上面提到,保險公司在面對被保險人自殺情形下,只要是在壽險契約訂定後 2 年,就還是可以給付生故保險金。但意外險的規定就比較硬一些,只要是自殺事件這種要保人、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,基本上就是沒有給付。

▲ 參考 富邦人壽 意外險 除外責任的部分,寫得比較隱晦一些,但一樣的第一條就是「故意行為」或「犯罪行為」保險公司可以不給付保險金,另外 戰爭 或 核爆 造成的意外也不理賠,除非你簽訂的契約另外有約定。(資料來源:富邦人壽e心守護網路投保傷害保險

誰需要壽險?4 類族群建議優先考慮

最後,你有需要買壽險嗎?其實,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的。你把壽險想的簡單一點,只想「死亡」的風險好了,如果你現在突然離開,需要留下一筆錢嗎?留下這筆錢要幹嘛用,你都走了。

用這樣的角度來思考,你就會發現,是否需要買壽險是很看一個人的年齡層,以及現階段身上是否需要承擔家庭經濟責任,或有貸款及負債等。若對象是小嬰兒,不幸離世,也沒有家裡經濟重擔會突然崩塌的風險,或許這個需求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必要,當然,保險是很個人的東西,還是要依照每個人和家庭狀況來決定。

如果對於壽險的需求沒有很大,對一些人來說,壽險可能就只有保險中「主約」的功用,有些人會買進低額終身壽險當主約,將其他想保的險種以附約方式購買(較便宜)。但若有實際的壽險規劃需求,你可以接著參考這篇文章壽險 保額 要抓多少、有上限嗎? 希望對你有幫助囉!

【延伸閱讀】

汽機車強制險汽機車強制險汽機車強制險

sponsored